当前位置: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 > 重点领域信息公开 > 食品药品
字体大小:【大】 【中】 【小】
索引号:000014347/2024-04099 | |
发文字号: | 成文时间:2024-12-16 |
发文机关: | 主题词: |
标题:代县市场监督管理局2024年食品安全监督抽检信息公告(第5期) | |
主题分类:综合政务;政务公开;电子政务;其他 | 发布日期:2024-12-16 |
时间:2024-12-16 来源:
本期公布52批次监督抽检结果, 涉及粮食加工品、调味品、蔬菜制品、淀粉及淀粉制品、餐饮食品、食用农产品等6大类。根据食品安全国家标准,个别项目不合格,其产品即判定为不合格产品。其中:不合格样品5批次,合格样品47批次。
不合格样品5批次,具体为:
代县金福来超市销售的鲜姜,检测项目噻虫胺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检验机构为:北京精益捷检测科技有限公司;
代县金福来超市销售的绿尖椒,检测项目噻虫胺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检验机构为:北京精益捷检测科技有限公司;
代县金福来超市销售的油麦菜,检测项目吡虫啉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检验机构为:北京精益捷检测科技有限公司;
代县昌盛超市销售的精品香蕉,检测项目噻虫嗪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检验机构为:北京精益捷检测科技有限公司;
代县皇厨会饭店的复用餐具(碗),检测项目大肠菌群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检验机构为:北京精益捷检测科技有限公司。
合格样品47批次,分别为:
粮食加工品4批次、调味品3批次、蔬菜制品2批次、淀粉及淀粉制品1批次、餐饮食品7批次、食用农产品30批次。
备注
1.噻虫胺
噻虫胺是一类高效安全,高选择性的新型烟碱类杀虫剂,其作用与烟碱乙酰胆碱受体类似,具有触杀、胃毒和内吸活性。主要用于水稻、蔬菜、果树及其他作物上防治蚜虫、叶蝉、蓟马、飞虱等半翅目、鞘翅目、双翅目和某些鳞翅目类害虫的杀虫剂,具有高效、广谱、用量少、毒性低、药效持效期长、对作物无药害、使用安全、与常规农药无交互抗性等优点,有卓越的内吸和渗透作用,是替代高毒有机磷农药的又一品种。其结构新颖、特殊,性能与传统烟碱类杀虫剂相比更为优异。《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GB 2763-2021))中规定,噻虫胺在姜中的最大残留限量为0.2mg/kg;在辣椒中的最大残留限量为0.05mg/kg
噻虫胺不合格的原因主要为:(1)种植者未严格遵守农药安全间隔期相关规定,施药后,为达到快速上市追求利益最大化,提前将产品收获上市,或是在蔬菜采收期间使用农药,导致农药残留超标。(2)农药质量低劣,农药行业制药水平参差不齐,农民使用的农药品质不纯,导致蔬菜出现农药残留超标问题。
2.噻虫嗪
噻虫嗪是一种新型的高效低毒广谱杀虫剂,是第二代新烟碱类杀虫剂,作用机理与吡虫啉等第一代新烟碱类杀虫剂相似,但具有更高的活性。对害虫具有胃毒、触杀、内吸作用,作用速度快、持效期长等特点。对刺吸式害虫如蚜虫、飞虱、叶蝉、粉虱等防效较好。《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GB 2763-2021))中规定,香蕉中噻虫嗪的最大残留限量为0.02 mg/kg。噻虫嗪超标的原因可能是由于种植户未严格按照农药使用规定用药或未按照安全间隔期进行采摘所致。如果长期食用噻虫嗪超标的食品,会对身体健康造成一定影响。
3.吡虫啉
吡虫啉是烟碱类超高效杀虫剂,具有广谱、高效、低毒、低残留,害虫不易产生抗性等特点,并有触杀、胃毒和内吸等多重作用。害虫接触药剂后,中枢神经正常传导受阻,使其麻痹死亡。产品速效性好,药后1天即有较高的防效,残留期长达25天左右。药效和温度呈正相关,温度高,杀虫效果好。主要用于防治刺吸式口器害虫。《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GB 2763—2021)中规定,油麦菜中的最大残留限量为1mg/kg。不慎食用和长期过量食用吡虫啉超标的食物,食用者会有头痛、头晕、无力、视力模糊、恶心、呕吐等症状,严重者会导致肺水肿、大小便失禁、昏迷等,消费者需要注意的是,不要生吃蔬菜,利用热水烫泡的方式去除农药残留的效果最佳。吡虫啉超标的原因,可能是为快速控制虫害加大用药量,或未遵守采摘间隔期规定,致使上市销售时产品中的药物残留量未降解至标准限量以下。
4.大肠菌群
大肠菌群是国内外通用的食品污染常用指示菌之一。餐饮具中检出大肠菌群,提示被致病菌(如沙门氏菌、志贺氏菌、致病性大肠杆菌)污染的可能性较大。《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消毒餐(饮)具》(GB 14934-2016)中规定,大肠菌群在/50cm2中不得检出。人们使用大肠菌群超标的餐具就餐时,可能引起人体的肠胃疾病。餐饮具检出大肠菌群,可能是因为在清洗消毒过程中餐饮具受人员、工器具等生产设备、环境的污染,消毒杀菌不彻底而导致的。
针对上述抽检中发现的不合格产品,我局已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的规定,责成相关单位及时进行核查处置,采取封存、下架、召回问题产品等措施防控食品安全风险,督促企业查找原因,消除隐患。
附件:1.本次检验项目
代县市场监督管理局
2024年12月1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