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府网 山西省政府 忻州市政府

当前位置:首页 > 雁门之旅 > 景点景区 > 正文

雁门关景区

 时间:2020-03-10 16:40       大    中    小     

  雁门关,世界文化遗产万里长城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历史最为悠久、战争最为频繁的古代关隘,被长城专家誉为“中华第一关”。

  雁门关又名西陉关,座落于代州古城北部勾注山脊,是长城上的重要关隘,与宁武关、偏关合称为“外三关”。

  3000多年的历史岁月中,作为中原北塞门户,雁门关一直和中华民族的命运息息相关。它在中国历史上的政治、军事、经济、文化、交通、民族融合等方面,均产生过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穆天子西巡、胡服骑射、白登之围、马邑之谋、昭君出塞、孝文帝南迁、炀帝北巡、靖康之变、慈禧南逃等等这些影响过中国历史进程的事件和周穆王、赵襄子、赵武灵王、刘邦、汉武帝、隋炀帝、李渊、李世民、宋徽宗、宋钦宗、朱厚照、慈禧、光绪;卫青、李广、李靖、薛仁贵、李白、郭子仪、李克用、杨家将、徐达;王昭君等等这些重要的历史人物,为雁门关留下了最为厚重的历史底蕴和最为丰富的文化内涵。

  雁门关“九塞尊崇第一关”,南控中原,北扼漠原,是中国古代关隘规模宏伟的军事防御工程。上古称北陵、西陉,战国列称九塞之首,南北朝列称北庭三关,明代列称山西内三关。历称勾注塞、西陉关、西陉关,向以关山雄固,北塞门户著名,是中国长城文化、关隘文化之瑰宝。《雁门关志》载:“勾注山,古称陉岭,岭西为西陉关,岭东为东陉关,两关石头边墙联为一体,历代珠联璧合互为倚防。雁门关明代前址西陉关,东陉关倚防;明代后址东陉关,西陉关倚防”。古雁门关北口为白草口,南口为太和岭口;明雁门关北口为广武口,南口为南口。雁门关东西两翼分别延伸至繁峙、原平,设隘口十八,整体布防概括为“两关四口十八隘”。

  雁门景区有着丰富的历史遗存,如:战国赵长城、明长城(雁门关明长城是山西省境内保存最完整的明长城)、围城、关城、瓮城、隘城、古关道、城堡、兵寨、烽火台、校场、兵盘、关署等等,这些不同等级、不同形式、不同用途的建筑共同构成了一个庞大、复杂、壮观的中国古代边塞军事防御体系,在长城各关隘中其特色无与伦比,其品位绝无仅有。

  雁门景区主要分为三大块。即雁门关主要景点、外围景点和近代遗存。2001年,雁门关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2010年雁门关景区被评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和全省十佳旅游风景区。

关闭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