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6-20 16:56 大 中 小
曾发生多少可歌可泣的历史故事的山西代县境内的雁门关,见证了中华民族的兴衰过程。雁门关这一边关要塞,曾中华疆土的重要门户。从历史典籍到武侠小说,从历史文人诗词乐美好记忆负载了雁门厚重的人文内涵。就这样一个地方,记者在网上查出的她,不是雄伟身姿的介绍,而是《唐史演义》、《公主战记》中在雁门关发生的历史故事和美好的传说。记者怀着这样的兴奋而又复杂的心态对雁门关进行了访古见识之行。
从代县出发向西北20公里就可到雁门山腰。行走在海拔2000米的古关道,遥望雁门关外茫茫的大漠,此时自己若是古人,大漠之外又是什么,大概那是另一个奇异的民族,不同的服饰、不同的习性、不同的生活习俗。
雁门关是三关中现在保存最完整的。雁门关得名于《山海经》:“雁门,飞雁出于其门。”为什么雁要从关门飞过?原来雁门山群峰海拔1900米以上,周围群山峻岭环抱,只有过雁峰两旁道比较低矮的山峪。大雁不能从其他处飞过,只能从这里经过,雁门关正好坐落在这个山峪之上。如果在适当的季节,游客便可欣赏到雁阵过关的奇景。
在县城,远远便可看到“威镇三关”的巨匾。在雁门山两侧挺起的山峰中间,一座雄伟的关楼拔地而起,给人突兀的感觉。走在雁门关,会在城门城砖上看到一幅对联:“三边冲要无双地,九塞尊崇第一关。”这可能是对雁门关最恰当、最简洁的描述了。雁门山,古称句注山。这里群峰挺拔、地势险要。自建雁门关后,便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它“根抵三边,咽喉全晋,势控中原”。相传每年春来,南雁北飞,口衔芦叶,飞到雁门盘旋半晌,直到叶落方可过关。难怪在《山海经》中会找到“雁门山者,雁飞出其间”的说法。
巍巍恒山,在代县北境逶迤绵延。蜿蜒于山巅的内长城,犹如玉带联珠,将雁门山、馒头山、草垛山联成一体。它北依雁关高原,南屏忻定盆地。著名的雁门古塞就建雁门山脊。
来到雁门关已是黄昏。在雁门关我们见到了一碑,曰“分道碑”。原来明清时期,雁门关商贾云集,南来北往,经常发生“交通”堵塞。雁门总兵便设立分道碑,指引行进的车马人流分开上下路,“分道碑”可能是中原最早的交通岗了。
看完雁门关,天已完全黑了。小憩在地利门,好静,抬头遥望,月亮已在头顶。月亮倾听,繁星倾听,清风倾听,大漠倾听!我此时进入了梦幻状态。我的耳畔仿佛响起了王昭君坐帷朝朝暮暮、暮暮朝朝思念故国的婉娩神伤:“前途茫茫,极目空望,见平沙雁落,声断衡阳,月昏返照,雁门关上。往事难忘,琵琶一叠,回首望故国河山……茫茫魂归汉地,目睹朝阳。”
耳听着雁门传奇。《吕氏春秋》曾将雄关雁门为居“天下九塞”之首。从周穆王起,历代都把此地看作关口要塞。明末清初的著名学者顾炎武曾亲临此地。他写道:“雁门关,重峦叠山,霞举云飞,两山对峙,其形如门,而蜚雁出于其间。”东门外北侧建有靖边寺,祀战国时代的军事家赵将李牧。西门外右侧建有关帝庙。关城正北置有驻军营房,东南设有练兵教场。整个关城建筑,虎踞龙盘,雄伟壮观。明清以后,关城虽屡有重建。但随着我国多民族统一国家疆域的逐步形成,内长城作为“内边”的作用已经失去,所属的雁门关也随之荒废。现在看到的关城仅有东门、西门、小北门三个门洞了。
此时雁门关上的靖边寺已残缺,靖边寺前的一对石狮,一副石旗杆,明镌李牧碑石一块,以及寺后的数株青松仍在见证着日出日落,倾听关外的大漠风沙。靖边寺是为纪念战国良将李牧修建的。李牧曾奉命常驻雁门,防备匈奴。为免除匈奴对赵国边民的袭扰,他廉洁奉公,“市租皆输入幕府,为士卒费”,因而深得士兵拥护。同时,坚持慎重防守的方针,凭长城之险,加强战备。他在雁门数年,匈奴数岁无所得,而赵军则兵强马壮,愿为一战。此时,他才选用精兵良马,巧设奇陈,诱敌深入,“大破匈奴十余万骑”。其后十余年,匈奴不敢寇赵。后人称李牧为“奇才”,并在雁门关建靖边寺,纪念其戍边保民的战功。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派遣大将蒙恬率兵三十万,从雁门出塞,“北击胡,悉收河南之地”(即河套地区),把匈奴赶到阴山以北,并且 修筑了万里长城。当地人传说,蒙恬死后葬于代县境内。现在上门王村有一座蒙恬墓遗址,断碑尚存,还可看清:“秦蒙恬将军墓”及“清嘉庆”等字样。据史学家考证,蒙恬墓在陕西境内,此地属雁门人民怀念蒙恬而修。
汉代的雁门,更是风云多变,公元前200年,刘邦亲率三十多万大军,抵达平城(山西大同),抗击匈奴。可惜,被匈奴用计诱入,困于平城白登山七日之久,最后用重金贿赂了单于阏氏(匈奴王的妻子)才得以解脱。汉武帝继位后,面对匈奴不断猖狂的南犯,着手反击。汉朝名将卫青、霍去病、李广等都曾驰骋在雁门古塞内外,多次大败匈奴,立下汗马功劳。“猿臂将军”李广在做代郡、雁门、云中太守时,先后与匈奴交战数十次,被匈奴称为“飞将军”。正是由于汉武帝时期创建了强悍的骑兵抵住了匈奴的南犯,才得以保护中原先进的经济、文化的发展,换来了以后同匈奴的和睦相处。汉元帝时,有胆有识的王昭君就是从雁门关前簇后拥,浩浩荡荡,出塞和亲的。从此以后,这一带出现了“遥城晏闭,牛马布野,三世无犬吠之警,黎庶无干戈之役”的安定局面。
可惜,到了唐代,雁门古塞“胡”汉相争,群雄逐鹿,战事连绵。唐初,年事已高的薛仁贵为代州都督,镇守雁门。据说,突厥进犯云州时,薛仁贵曾率兵出击。阵前,突厥人喝问:唐将是谁?唐兵答曰:薛仁贵。突厥人以为薛仁贵早死,不信。仁贵脱盔示面,突厥惊视失色,引兵而还。唐末五代,契丹(辽国)崛起于北方,危及内地。后晋石敬瑭向辽国自称“儿皇帝”,割燕云十六州与契丹。从此,在山西北部,雁门山就成了后晋和契丹的分界线,雁门关也成为了中原王朝和少数民族地方政权相对峙的前沿阵地。
北宋初朝,雁门关一带是宋辽(契丹人)激烈争夺的战场。著名爱国将领杨业(又称杨继业)及其他杨家将士都曾在这里大显身手,为国立功。宋太平兴国四年(979年),杨业任代州刺史兼三交兵马都部署以后,曾多次以少胜多,大败辽兵,当时人们誉杨业为“杨无敌”。雍熙三年(986年)的战斗中,由于统帅潘美的指挥失误、临阵脱逃和挟嫌报复,使杨业陷入重围,最后全军覆没,在朔州的陈家谷他自己身负重伤为辽兵所执,宁死不屈,终至绝食殉国。后世为纪念他的战功和忠贞精神,在雁门关北口立了“杨将军祠”。今天英雄已去,而杨令公和佘太君的彩塑仍凛然静坐在代州古城东15公里的杨忠武祠内。
元明时期,雁门旧关废弃,新关又起,雁门战火渐趋平息。清末,八国联军侵入北京,辱国求存的慈禧太后等,狼狈出走。他们过居庸、宣化,经大同,又在雁门关留下了逃跑的脚印。当时,正值秋初,气候尚热,慈禧、光绪和王宫随从颠沛至此,饥渴难忍,曾在关门左侧靖边寺吃茶,但未敢久留,小憩后又匆匆出发了,傍晚,慈禧一行宿关南阳明堡贾宅。光绪帝面对贾宅“五世同堂”的门匾和堂内神龛上“一心念佛”的横幅,联想内忧外患的处境,在东家门板上写下了:“五世同堂真富贵,一心念佛见如来”的联句,借以抒发一个失意帝王向西方逃去的颓败心情,这与李牧、杨业等抗战英雄恰成鲜明的对比。
辛亥革命后,雄关雁门除遭到军阀混战的破坏外,也受到了抗日烽火的洗礼。
徽钦二帝的最后一声叹息、杨家一门忠烈、昭君出塞等故事都发生在雁门关。雁门关可以说是上天造就的一道天然的屏障,在特定的历史时期,雁门关在中国历史上的特殊历史使命,决定了雁门关特有的文化、经济、风土人情。雁门关的人文是厚重的、景色是美丽的。雁门关的震撼,杨家将的忠烈,雁门关下代县现有的丰富文物遗存,古代诗人咏赋的古代州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致等,体现出雁门关文化的独有韵味和其深厚内涵,构成了一幅恢弘的人文画卷。
我眼中的雁门关已是一幅画,一首诗,代县人民将要向海内外再现雁门关延续了几千年文明的一幅画卷,咏诵历代文化积淀的一首千古不朽美妙诗篇。
和平永远是人类文明的旋律,战争时期雁门关是军事重镇,和平时期,雁门关则是繁荣的边关商埠,今天,雁门关将在三晋崛起中扮演重要角色。关内关外经济的往来直接影响到文化的交流融合,雁门文化从而体现出草原文化、中原文化相互交融的文化特征。
此时,使人不禁想起东汉张衡“我所思兮在雁门”。置身于这里的长城绝壁,扫视商埠雁门这个历史侧影,我想游人都会禁不住激情洋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