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1-07-07 09:03 大 中 小
雁门关,这座响彻华夏大地的雄关,在经历了无数次的烽火硝烟、金戈铁马的战争洗礼后,留下了一段段刻骨铭心的记忆。当路经雁门关将士公墓陵园前时,不禁令人感慨:“绿草覆冢成茵,柳垂青丝染千古忠情”。有诗云:“白杨黄草依流水,断雁寒鸦吊古丘。壮志未酬空碌碌,西风萧瑟响吴钩。”今天看到“雁门关”这三个字,遐想翩翩,英雄挥泪的场景仿佛就在眼前。
据《吕氏春秋》记载,天下九塞,雁门为首。雁门关依山傍险,高踞勾注山脊上,独具“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东西两翼,山峦起伏。山脊长城,其势蜿蜒,东走平型关、紫荆关、倒马关,直抵幽燕,连接瀚海;西去轩岗口、宁武关、偏头关,至黄河边。《唐书·地理志》这样描述:“东西山岩峭拔,中有路,盘旋崎岖,绝顶置关,谓立西陉关,亦曰雁门关。”
明末清初,著名学者顾炎武曾亲临此地。他写道:“雁门重关,山峦在郢,霞飞云举,两山对峙,其形如门,而飞雁出于其间。”足见其地势险要。关城周长二里,墙高二丈,石座砖身,雉堞为齿,洞口三重:东门、西门、小北门。东门上筑有楼台,曰雁楼,门额嵌石匾一方,横书“天险”。西门上筑有杨六郎庙,门额嵌石匾一方,横书“地利”。小北门未设顶楼,砖石结构,门额石匾横刻“雁门关”三字。洞门两侧镶嵌砖镌楷书检联:“三关冲要无双地,九塞尊崇第一关。”今日虽残留迹损,但杀气依存。唐代诗人李贺在《雁门太守行》诗云:“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胭脂凝夜紫。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流传至今,更是道出了雄关的豪迈气势。
早在战国时期,为防御匈奴对赵国边民的袭扰,赵国良将李牧奉命驻守雁门,以防备匈奴。他在雁门数年,精习骑射,运筹帷幄,巧设奇阵,诱敌深入,以兵强马壮之师大破匈奴十万余骑。其后十几年,匈奴不敢寇赵。后人称李牧为“奇才”,并在雁门关建“靖边寺”,以纪念其戍边保民之战功,有道是 “牧用赵卒,大破林胡”。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派遣大将蒙恬率兵三十万,从雁门出塞,北击胡,悉收河南之地(今河套地区),把匈奴赶到阴山以北,并修筑了万里长城。
汉高祖刘邦时期,雁门风云变幻。匈奴南逾勾注,直驱晋阳(今太原)。公元前201年,刘邦亲率三十多万大军,抵达平城(今山西大同),抗击匈奴。汉武帝继位后,面对匈奴日益猖狂的南犯,奋起反击。汉将卫青、霍去病等驰骋在雁门内外,大败匈奴,立下战功。自那以后,这一带出现了“遥城晏闭,牛马布野,三世无犬吠之警,黎庶无干戈之役”之安定局面。
到唐代,雁门古塞胡汉相争,群雄逐鹿,战事连绵。唐初,年事已高的薛仁贵为代州都督,镇守雁门,因薛公骁勇善战,势气逼人,突厥闻风丧胆,引兵而还。唐末五代,契丹崛起于北方。后晋石敬瑭无能而割燕云十六州与契丹。自此,在山西北部,雁门山成为了后晋和契丹的分界线,雁门关变成了中原王朝和少数民族地方政权对峙的前沿阵地。
北宋初期,雁门战场之争,宋辽针锋相对。爱国将领杨继业及其杨家将士在这里奋勇抗敌,以少胜多,大败辽兵,遏止了辽军欲从幽州南下取宋的野心。时人誉杨继业为“杨无敌”。在其死后,后人于雁门关北口立“杨将军祠”,以纪念他的战功和忠贞精神。杨令公和佘太君的彩塑至今还凛然地静坐于雁门附近的杨家祠内。陆游诗云:“全师出雁塞,百战运龙韬。夜沙风破肉,攻垒雪平壕。”今日读来,心绪为之所震撼!
到了元明时期,雁门旧关废弃,而起新关,战火渐趋平息。时至清末,八国联军入侵北京,辱国求存的慈禧太后之辈,狼狈出走,并在雁门留下了“遗笑千古”的狼逃脚印。当慈禧一行夜宿关南阳明堡贾宅时,光绪帝面对贾宅“五世同堂”的门匾和堂内神龛上“一心念佛”的横幅,在东家门板上留下联句:“五世同堂真富贵,一心念佛见如来”,以此抒发一个失意帝王西向逃离的颓败情怀。
辛亥革命以后,雄关雁门除遭到军阀混战的破坏外,也受到了抗日烽火的洗礼。1937年9月,党为了团结抗日,派周恩来、彭德怀等同志,前来雁门山的太和岭口与国民党司令长官阎锡山会晤。同年10月,我八路军师团先后在雁门关袭击日军阳明堡机场、日军汽车运输队,赢得了震惊中外的大捷,唱响了振奋人心的抗战凯歌,掀开了历史的新篇章。
多少先行逝国安,硝烟古址忆战滩。风云激荡观浩宇,竹帛千秋著雁关。踏上历史的印迹,我们依然能感受到“战马嘶鸣,英雄披靡”的虎啸狼音和“自此去,送出烟雨,策马扬尘千万里,温良的眉宇满杀气”的浩然之气。有歌云:“金军麾南,宋史那年,空守半壁河山;笙歌临安,烟雨江畔,不思黄沙戈断;玉镯过腕,战甲披肩,你说去雁门关;允诺三年,再隐山间,泛舟共渡余年……”今日翻唱,荡气回肠。这座历经战事百余次的雁门关,抒写了多少冷烈忠骨的豪情壮志。那远去的厮杀声和壮烈英魂,让这座不朽的丰碑永远扬名青史!(作者:诗乐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