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8-11 15:45 大 中 小
雁门关“九塞尊崇第一关”,南控中原,北扼漠原,是中国古代关隘规模宏伟的军事防御工程。上古称北陵、西陉,战国列称九塞之首,南北朝列称北庭三关,明代列称山西内三关。历称勾注塞、西陉关、西陉关,向以关山雄固,北塞门户著名,是中国长城文化、关隘文化之瑰宝。《雁门关志》载:“勾注山,古称陉岭,岭西为西陉关,岭东为东陉关,两关石头边墙联为一体,历代珠联璧合互为倚防。雁门关明代前址西陉关,东陉关倚防;明代后址东陉关,西陉关倚防”。古雁门关北口为白草口,南口为太和岭口;明雁门关北口为广武口,南口为南口。雁门关东西两翼分别延伸至繁峙、原平,设隘口十八,整体布防概括为“两关四口十八隘”。
雁门景区有着丰富的历史遗存,如:战国赵长城、明长城(雁门关明长城是山西省境内保存最完整的明长城)、围城、关城、瓮城、隘城、古关道、城堡、兵寨、烽火台、校场、兵盘、关署等等,这些不同等级、不同形式、不同用途的建筑共同构成了一个庞大、复杂、壮观的中国古代边塞军事防御体系,在长城各关隘中其特色无与伦比,其品位绝无仅有。
雁门景区主要分为三大块。即雁门关主要景点、外围景点和近代遗存。2001年,雁门关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 2010年雁门关景区被评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和全省十佳旅游风景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