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府网 山西省政府 忻州市政府

当前位置:首页 > 雁门之旅 > 畅游代县 > 正文

山西代县——处处有文章

 时间:2021-09-02 08:52       大    中    小     

     名州名人  

   东风恼人如著酒,晓莺啼断门前柳。青山忽然契我怀,飞上玄都弄星斗。 

  绿云弄雨小立久,几片落花春在手。辽东白鹤胡不归,松下丹铅老霜白。 

  这首词是诗人众多诗文中十分普通的游历之作,这个诗人名叫萨都剌。是胡人,代县人。但谁都不可能想像,他心中竟有如此婉约细腻的情怀,不由得让人想起他之后几百年的纳兰性德。

  撇开出身在代州城这一层不说吧,这首诗诞生的时候,中原的勾栏里正唱着“这是江水啊,这是二十年流不尽的英雄血”,那出戏是关汉卿的《关大王单刀赴会》。老关身上还是有一种时代赋予的阳刚气的,但代州的这位蒙古人倒像一位才情散漫的南方人。然而,他的诗集偏偏名叫《雁门集》,是这座雄踞古今的雄关与自己民族纠缠不清的情结使然,还是一位游子对故土的思念使然?说不清。似乎,他的这种风格竟然是这座雄关下的城池里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其实,在许多地方,我不止一次地发现,一些男人粗犷的表面下,其实有着一颗非常细腻的心,甚至是软弱的,懦弱的。的确,一个再强大的人,其内心都有一块别人触摸不到的柔软区域。这便是雁门关下的萨都剌,或者康熙皇帝身边的纳兰性德,或者思念亡妻的苏东坡等等。

  英雄之县  

  眼前就是那个代州。

  代县人说自己的家乡,总说是代州,让人感觉时间在他们的身上流动得如此缓慢,身子进入现代多少年了,心却总是在明朝的、清朝的,甚至更早些。代县的老百姓动不动会给你讲唐太宗在雁门关打的那一场决定唐朝命运的恶仗,动不动会给你找到宋朝时杨家将曾经演武练兵的场所。

  代县的老百姓说进城,是说进州里,去太原则说是下府里。“城”在老百姓的口语里不是一个名称,而是一个十分遥远的地方,一说“到城上”,就是要出口外上呼和浩特去。

  其实,代州两个字本身就带着十分邃远的想像,这想像说不上大,但绝对不小。你看眼前的代州城,它天然地包括粘连着许多地名,雁门关、白草口、广武城、马邑、金沙滩、阳明堡……不需要多少历史知识,一群人随着这些雄关要隘一起,“哗”地就奔到你面前了,赵武灵王、李牧、蒙恬、卫青、霍去病、李世民、李克用、薛仁贵、杨继业、萨都剌、张凤翼、孙传庭等等,或雄视天下,或披坚执锐,或仅是一袭青衫,却满腹锦绣文章。他们在代州城里走过来,又永远地走过去,消逝在太行山下钢蓝色的雾霭之中。

  一条河缓缓地从老城边缘绕过去,那条河最终要冲破太行山投入到华北平原的怀抱,但在这北方严寒的重关边地,偏偏稻花飘香,蛙声十里,会让人觉得时空倒错了的。那一条河叫做滹沱河。河流两岸,这城堡那营盘,牵牵连连,没有边际。代州城实际上是一座非常庞大的军事单位。

  老话说,守住了雁门就守住了太原,而丢失了雁门,天下都不保。代州城坐落在雁门关下,像一位忠厚的兄长,年年月月把着大门。入清之后,代州城成为南北往来的陆路枢纽。可一直到今天,代州城仍然体现着州府所在的思路,即便瓷砖贴面的高大楼宇也避开老城,让老城的鼓楼——那座雄悍的边靖楼稳稳占据着城市的地标位置。

  远远望见边靖楼,就知道来了代县。边靖楼庞大而结实,这座建于明洪武年间的建筑,无论建筑形制还是梁架斗拱,将明代追求宽大轩敞庄严厚实的建筑风格体现得淋漓尽致,粗筋壮骨,粗犷而不失严谨,不说勾心斗角的面目,也不说飞檐高挑的气度,单是楼上“威震三关”的匾额就让人惊异讶然,一个字就房大牛大,让人疑心四个字本身的重量足以镇住这座砖石垒就的庞然大物似的。

  代州老城有了这座边靖楼,也就有了胆气,这胆气聚集了千百年积攒下来的英雄之气。

  巧匠之县

  代县无异俗。代县人都是守边将士的后代们。他们身上沾着从军营里带出来的那种训练味,男人说话声震屋瓦,一是一二是二,言语里面没有含糊不清的应酬与敷衍,信息很准确,就是喝上酒,不该说的话就是不说,嘴边守着一条理智异常的狗似的;而女人们则更显得大剌剌地,大声笑,大声说,也是一是一二是二,跟人交往,先把自己搞得明明朗朗的。

  但代县人生活得非常细致,细致得让人觉得繁复了,琐碎了。正因为如此,代县人的衣食住行里呈现出的是一种难以说清的丰富。

  比方说,代县女人的那双手,跟其他地方农妇的手并无太大区别,区别仅在于那双手太巧了,整天女工不离手,穿针引线,一天一月一年的光阴就被这双手打扮起来。

  我曾经拜访过一位叫田香鱼的老人,她是代县有名的民间工艺大师,面塑、彩扎都有一手,到中央美院为学生们上过课,现在每天都有十多位女子前来拜师学艺。

  我去见她,70多岁的老人团腿坐在炕上,就着玻璃窗外的阳光缝制一件孝衫,就是备着在丧仪上女人们穿的那种。让我惊异的是,老人居然将一件素色的衫子,不着一点点其他颜色,通过掐、缀、钩、连,一件纯白的素衫就出现了布面材料无法达到的华丽效果,挂在那里,让人疑心那不是一件用来穿的衣服,而是一件融着心智的雕塑。

  在过去贫穷的年月,起房盖屋虽是奢望,但屋子里的糊裱装饰不能造次。一时间,代县涌现出许许多多炕围匠艺人,在晋北一带走乡串村。

  代县匠人是山西一省最手巧的,现在负责整修山西大院的匠人,几乎都来自代县,大到一座院子布局设计,小到一块砖雕细件,他们都认真到了极致。

  贫穷而苍白的日子被那些年轻画匠涂抹着,就有一种希望浮现出来了。

  上世纪末,各地纷纷恢复过去毁掉的古建筑,但是这些古建筑一无原始建筑资料,二无实物参照,只有几张泛黄的老照片。

  代县的匠艺人们就看着这些照片,不费什么工夫就做出大模烫样,再绘制出几千个构件的图样尺寸。

  人们都说,代县匠艺的脑子里回转的是楼堂殿阁的最初构思,一眼看出去都是尺寸,不会走样。代县的匠艺人们则说,府州城郭是祖祖辈辈拓印在心里的,哪里会忘记?

  代县人的观念里,男人一辈子奋斗的最高目标就是盖一个“住处”,也就是倾一生精力盖一座房子。代县的男人们从20多岁成家那天起,就为此默默地准备着,到了壮年,盖一进院子,四合头的大院,那是男人们最大的成就与满足的地方。

  代县的民居是山西第一,而代县的男人们拼一生的精力争的是代县第一。现在,代县民间隔三岔五就会有富翁诞生,富人诞生之后,无一例外要按老样子造一个“住处”。

  据说,有一位亿万富翁,费三年时间延请匠人为他造了一所“住处”。匠人们在那所院子里,每一块砖都要经手三四次,用细砂纸打磨合缝,刻工精美到无以复加。说起来价格并不太贵,一副双面雕花的大照壁连工带料也不过8000块左右。匠人们尽心尽力,冲的并不是富翁的钱,而是冲着富翁给他们提供了一次施展才艺的机会。

  “住处”起了的那一天,富翁“哗”地推开大门,满眼的砖石飞龙走凤,仿佛活了一样。富翁连连说,“这哪是咱这样的庄稼人住的啊!”过后不久,将此“住处”捐给县上做了民俗博物馆。

  处处都是小细节,处处都是大文章,就是代县的咸菜也可以絮叨两个钟头。一座曾经兵来将往的边关重镇,一个生活非常细致的城郭,这里面的逻辑其实是清晰的,起点和目的全都落在一座古老的代县城里了。

  文人之县

  那一回冯苓植回故乡,一传十,十又传十,冯苓植老爷子身边就聚下三十几号男男女女。没过一天工夫,就认下十多个干儿子干闺女。

  冯苓植是著名作家,现居内蒙古呼和浩特,也就是代县人所说的“城上”。

  冯家是代县有名的望族,冯苓植的祖父冯曦是民国年间晋北著名的国学大师,曾任绥远省建设厅厅长、代主席。

  然而,冯苓植在年轻人中间的号召力,并不因为他祖上如何显赫,仅仅因为他是冯苓植,因为这冯苓植三个字在当代文坛上频频出现的缘故。

  冯老爷子此次回来扫墓省亲,行程本来定好为一周,没想到住了一个月,干儿子干闺女们怀里揣着诗集文稿将他成天围在中间。从此,老爷子对几十年没有回过的家乡多了一重牵念,因为那里每年都有一帮文学青年等着他回来。

  代县是晋北地方的文化大县,文化且大县。一是因为古迹遍地,一是因为教育领先。

  据说,从1977年恢复高考制度以来,代县出的大学生有3000多人,每一年的高考成绩在忻州市都遥遥领先。人说,代县的文气,全靠一座偌大的文庙,代县文庙是北方现存州府文庙中最完好,规模最大者。文庙的泮池旁边,有一株千年老槐。据说,老槐今天开花多,高考达线率一定会涨一截子,若开花少,则考场不妙。代县人重视文化教育,重视得都快仪式化了。   

  代县人,上至县长书记,下抵小学教师,几乎都爱文学写作,甚至在田间劳作的农民,心里也有一个化不开的文学情结,晚上点灯熬油对着稿纸倾诉。

  作为一个文学编辑,我最喜欢去的当然是代县,但最发愁的,也是去代县。    

  一到代县,人都聚起来,喝一种乡下土酒改造过来的三关老酒,入口善良,下肚凶险,喝下去一两,回转三下就成了四两,不胜其力。但文朋诗友都是善劝酒的主儿,手挨酒杯,说辞已经酝酿了不下十回,理由堂皇:情在杯里,不喝不行。你直疑心眼前的这帮诗人作家们不是用笔在写作,而是每天用酒泡稿子的。

  不独是对外来的朋友,他们一干人马每年正月,都设家宴互相请客,推杯换盏中就交流了对文学的感受与领悟。他们对文学的那种执着与痴情,真是让人动容。

  有一回,东北作家刁斗来晋,要上雁门关看一看真正的“刁斗”是什么样子,我给他说了代县文学界的盛况。他开始还不信,及至从雁门关下来,那阵势将这个关东汉子给镇住了。

  那一回,诗人尉利平坐在那里一直不吭气,也不喝酒。他已经是代县城关镇的镇长,我以为是官星一照身价不同呢,一问之下,他才红着眼说,他在跟人打赌,他说:我今天一定要发十首诗你信不信?

  我说,我信。

  

                                                                                      (作者:鲁顺民  杨继兴  刘铁军)

 
 
 
 
 
 
 
 
 
 
 
 
 
 
 
 
 
 
 
 
 
 
 
 

关闭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