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府网 山西省政府 忻州市政府

当前位置:首页 > 雁门之旅 > 畅游代县 > 正文

走进代县古衙署

 时间:2021-01-18 14:44       大    中    小     

  因为爱好旅游的缘故,我见过许多地方政府的办公楼、院,大都随着岁月的流逝而淡忘了,唯有山西省代县的政府公署,令我至今记忆犹新。就像该县的雁门关雄姿,虽是夕阳西下时的一瞥,却如图画般粘贴于脑际。

   那是初夏的一天,我游过大同云冈石窟后,便急急赶往名扬四海的雁门关古塞,顺道去看望一位十几年前从淮北调回老家代县工作的学生。他叫黄凤翔,时任县委宣传部副部长。傍晚时分,我乘坐的私家车驶入代县城。那司机好像有意让我参观他们县城似的,进牌坊、越文庙、穿古楼,兜了一圈后,才把我送到了县政府门前。若不是门旁两块醒目的大牌子,我真有些怀疑被司机忽悠错了地方。坐北朝南的红色大门前,蹲着一对高大威猛狮子般的石雕,门内一条直道的尽头,有座绿树掩映四层小楼。楼后还有座高耸云天的白塔。西北角隐约还露出一排粉墙黛瓦的古建筑。这哪像个政府公署,倒像是文博单位。沉思间,得到消息凤翔同志老远就热情地招呼着迎了上来,一把夺过旅行包,将我引领到他的三楼办公室。分管文物工作的黄凤翔自然对全县历史文化了如指掌,他一边泡茶,一边向我介绍,这地方是明清时的州衙署,占地30多亩,原有衙门、大堂、二堂、三堂,是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还有座藏式白塔,属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上世纪七十年代,县政府拆除业已残破不堪的大堂,并在旧址上建起四层办公楼。几十年来一直在此办公。听着他介绍,我想,这一院两“重点”,实乃全国罕见。值得一提的是,在旧衙署内办公的历届县委、县政府领导全县人民,经过60年的建设发展,不仅使古迹生辉,名胜焕彩,且新楼林立,街道古朴秀美,商贸繁荣,路人欢颜,着实令人欣喜。据凤翔说,代县是国务院命名的历史文化名城。自东汉以来,一直是各朝代的郡、州治所,民国以后才废州改县。因之,古代遗存丰厚,仅县城内古代表坊就有30多处,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达五、六处之多。李贺、范仲淹、元好问等历代文人都在这里留下了不朽诗篇。稍事休息,已是薄暮时分。凤翔说他明天要开会不能陪我,想先带我到院里转转。我虽有些劳顿,也不能拂了他的一片热诚。出楼百余米就到了白塔。他向我介绍,这是圆锥形藏式白塔,叫阿育王塔,高40米、11层,塔座为平面圆形,周长60米。始建于隋朝,原为木塔,曾两度毁坏重建,公元1275年时改建为砖塔,塔座四周布满艺术价值很高的砖雕。1948年4月7日,周恩来、任弼时等同志曾在此塔旁留影。这原是古衙的附属建筑,明清风格依旧。匆匆经过昔日古衙的二堂、三堂,我们又走进了毛主席路居纪念馆。1948年毛主席与周恩来、陆定一、胡乔木等由陕西赴西北坡途中曾夜宿这里。主席卧室的一应物品俱在,似向来访者讲述当年的故事。古衙因有了这个纪念馆而又多了一处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次日上午,我独自一人在历代古衙署治理下的小城里四处溜达。城区以东西、南北四条大街为主,呈十字形相交于鼓楼前。每条街也就一、两公里长,但古遗存星罗棋布,所有街巷口几乎都矗立着华表牌坊。它们飞彩流丹、金碧辉煌,既惹眼招人,又装点市容。此外,还有巍峨壮观的鼓楼、钟楼、白塔;规模宏大、占地2万多平米的文庙等古建筑,把小城点缀得古色古香。特别是那座耸立于县城中心40米高的边靖楼,若登楼凭栏,可北望雁门关,南俯澞沱河,全县山川景物,城中古迹新貌,尽收眼底。我没能登上靖边楼鸟瞰全城,但匆匆一瞥中让我感到,这个古代边陲重镇,历经无数次战火洗礼,至今仍保留着一大批古建筑,实属海内罕见。

   告别古衙署,离开这座历史文化名城时,我想对爱好旅游的朋友说上一句,在游历名山大川的同时,可不要忽略了像代县这样的小地方,那里遍布的古迹名胜也许会带给你意外的惊喜。

关闭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