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11-24 09:48 大 中 小
嘉靖四十四年(公元1565年),明朝举行三年一次的殿试,因为这一年是乙丑年,所以此次殿试被称为乙丑科殿试。三十九岁的代州人薛钥在这次殿试中位列三甲第二百四十三名,赐同进士出身。嘉靖四十五年(公元1566年),朝廷任命薛钥为温州府推官;隆庆三年(公元1569年)薛钥升任户部主事;隆庆六年(公元1572年)任户部员外、户部郎中;万历四年(公元1576年)正月任广平知府;万历八年(公元1580年)闰四月出任陕西按察副使,兼任九边重镇之一延绥镇的兵备道,官至正四品。薛家世居代州东南青龙泉附近,薛钥出任陕西按察副使后,声名显赫,薛家所在的巷子被称为薛家巷,薛氏族人还在州城大街上(今炭市街与小南街交界处)立四柱牌楼一座,上书“延绥兵宪”四个大字。
三百五十年后,薛氏家道中落,适逢晋绥军炮兵司令周玳购买薛家巷民房,大兴土木,修建宅院,于是薛氏后人将房产和牌坊一同卖给了周玳。
周玳(公元1887年-公元1972年),字子梁,山西省代县马站村人,晋绥军炮兵司令。
1906年春季,周玳从代州中学堂毕业后考入山西陆军小学第二期,在校期间加入同盟会。1911年10月29日,山西新军起义,周参加了攻打太原满州城、巡抚署的战斗。起义成功后任北路军司令部参谋。
1912年8月,周玳进入保定军官学校第一期炮兵科学习深造。
1914年11月,周玳从保定军官学校第一期炮兵科毕业,分配到山西炮兵营当见习军官,见习3个月后,被正式任命为炮兵营第一连连长。周玳凭借自身优良的军事素质和过人的指挥才能,深得阎锡山的倚重和信任,历任炮兵营长、团长、司令等职。1928年,阎锡山任命周玳出任晋绥军总参议,后又兼任兵站总监,成为晋绥军中举足轻重的人物,是阎锡山5位嫡系将领中的一员。
1930年春,由于军队编遣问题引发各派系军阀矛盾,蒋、冯、阎中原大战爆发。战事初期的陇海线激战中,周玳集中9个炮兵团300多门大炮对中央军实施地毯式炮击,中央军损失惨重,周玳及晋绥军炮兵声威大震。
1930年冬,战局逆转,冯、阎联军失败,阎锡山下野逃往大连,张学良接管山西军政,仍旧任命周玳为炮兵司令。
经历中原大战之后的山西,政局相对平稳,几无战事,作为职业军人的周玳终于能够放下军中琐事回代县老家看望父老乡亲了。从1931年至1935年,周玳数次往返于省城与代县之间。1931年,周玳购买薛家巷部分民房,修建官邸;1932年3月,周玳于代县马站村创修周氏祠堂;1933年春,周玳捐资重修代县文庙乡贤祠;1935年3月,周玳捐资重修代县慈云庵大殿。
周玳在购买薛家巷民房时,再三叮嘱承办人员,不能以权压人,不能强行购买,一定要尊重对方的意愿,不能让卖房人吃了亏,该让的就让,该补的就补。有一户人家对自家的祖屋很有感情,无论给多少钱都不愿意出售转让,承办人员遵照周玳的指示,没有强人所难,最终放弃购买此处房产。
当年,周玳委托其内弟刘星垣主持修建周家大院,代县著名工匠西田村的白萱以及五台县的工匠等参加了施工。白萱,乳名媚牛,西田村人,光绪二十七年(公元1901年)生。他幼年家境贫寒,未能进学。17岁时跟随小西庄名瓦工王考元学徒,因聪颖敦厚、勤学好进,几年后即以走刀快、砌合工整而出人头地。二十岁时,为韩曲兰家砌水磨雕花砖码头,完工仅用两小时,质量可与师父媲美。
在县城周玳大院施工期间,白萱独挑大梁,一个人瓦主楼瓦房,他行刀快疾、线道舒展,同行莫不叹服。周宅大门内靠山照壁,底座为三进三出石雕,壁面为砖雕,上悬垂头挂面无底柱,内嵌鼠盗葡萄、白鹭浮云双层圈口,施工难度大,众工匠不敢垒砌,唯他肩挑重任,用刀如神,砌合严密,勾缝细腻,青砖砌就的照壁成为一件精美的艺术品。
周家大院于1936年建成,大院呈长方形,分前后两院,均为四合院。前院正面有过厅5间,东西配房各3间,南房5间。后院正房为5间2层的藏书楼,单檐硬山顶式建筑,东西配房各5间。藏书楼的背后有一排砖木结构的围屋。周家大院的西北角、第二进院西配房的背后,有花园一座,园内当年植有莲花、牡丹等名贵花卉。在周家大院门口路南不到50米处,就是古代州著名的青龙泉,也是当年代州城玉带河的发源地。
大院建成后,周家放饭一个月,代县城内三关四街的居民都可以到周家大院就餐。周玳的老家代县马站村的周氏族人都去暖房,前后住了一周多时间。周玳还邀请知名人士、文人墨客到其府上挥毫泼墨、吟诗作赋。
周家大院是代县第一家使用电灯照明的宅院。当代县官署还使用煤油灯的时候,周家就用上了电灯。周家的发电机和照明设备是从上海采购回来的。周家能使用电力发电照明,除了财力雄厚外,还有其技术上的优势。周玳的侄子周士达早年毕业于日本东京电机学校,曾在太原新记电灯有限公司、榆次魏榆电气公司、太原兵工厂电汽厂任技师,是山西省早期电力技术人员之一。周家大院的发电和照明设备就是周士达受周玳委托,到上海采购并亲自设计、安装和调试的。
周玳在修建周家大院的同时,也对“延绥兵宪”牌坊进行了修葺。修葺后的牌楼以绿色为主色调,以体现军人与和平之本色,与城内其他牌坊相比较,显得格外醒目。
时任山西省绥靖公署主任的阎锡山为牌楼东面题词“干城可托”。“干城”语出《诗经·周南·兔置》“赳赳武夫,公侯干城”,“干”指盾牌,“城”指城墙,“干城”意指保卫国土的将士,“干城可托”意指守卫国土的重任可以托付给周玳,此为阎锡山褒奖周玳的词句。
时任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军政部长的何应钦为牌楼西面题词“乡党同钦”。周朝规制,五百家为党,一万二千五百家为乡,合而称为乡党,意指乡里、家乡、乡族朋友,“乡党同钦”意指代县的乡族朋友都非常钦佩周玳的为人。
这两幅题词由民国山西省著名书法家赵昌燮用魏碑体分别书写于牌坊的东西两面,是新中国成立前代县城内立的最后一座牌坊。
1937年9月30日,日寇关东军察哈尔第2、第15混成旅团侵占代县。代县日军司令部先在冯家院安设,又迁至代县中学,最后移至周玳大院。因日语“司令部、本部”的发音与“红部”相似,所以当时人们又把周玳大院称为“红部”。
1937年10月7日,日寇占领崞县后,前锋到达忻口;10月13日,日军发起大规模进攻,忻口战役正式打响。忻口战役期间,集家仇国恨于一身的周玳率8个炮兵团开往忻口前线,在23天的战斗中,共发射50000多发炮弹,重创日军主力板垣师团。
1940年11月,中共代县一区中心区委书记金方昌在一次运送公粮的任务中不幸被捕,日军把他关押在红部。日本宪兵对他威逼利诱、严刑拷打,金方昌坚贞不屈,用自己的鲜血在牢狱的墙壁上写下了“严刑利诱奈我何,颔首流泪非丈夫”的壮烈诗句。1940年12月3日,年仅19岁的金方昌英勇就义。
1948年,周玳受保定军官学校同学傅作义之邀出任“华北剿总”武器管理委员会主任。1949年,人民解放军围困北平,周玳以同学、朋友的身份同邓宝珊、何思源等力劝傅作义和平起义,为保卫千年古都免于战火做出了贡献。2月3日,解放军兵分两路举行入城仪式,周玳亲自指挥打开崇文门城门,欢迎解放军入城。
1949年冬,百废待兴。为支援国家建设,周玳通过财政部副部长戎子和转告山西省政府将自己在内蒙古包头、山西太原等地的房产全部捐献给国家。
1955年初,周玳给代县县委写信,自愿将代县城内的宅院和牌坊一并捐献给政府。1955年春,周家牌坊被拆除,周家大院改为代县粮食局城关粮站的粮库。2005年以后,周家大院归代县图书馆占用。2007年列为忻州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周玳大院是一座历史的舞台,一砖一瓦皆有故事,周玳将军的沉浮起落,日寇侵略的苦难岁月,抗日志士的坚贞不屈,沧桑记忆无不凝结其中。时光流转,周玳大院旧貌换新颜,人们来到这里参观,不仅仅是欣赏建筑艺术之美,更重要的是发掘它的精神内涵,启发爱国主义思想,不忘初心,砥砺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