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府网 山西省政府 忻州市政府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代县 > 历史名人 > 正文

人民英雄永垂不朽——双徐村的“双徐”人

 时间:2024-01-09 15:24       大    中    小     

  双徐村地处平川,在县城东南五公里处。原名上曲村和下曲村(贾村),原为一村因嫌水患和潮湿,部分居民迁于干燥高地,按方位取名上曲。抗日战争时期,我四区区长徐廷华和助理员徐明牺牲在这里。1949年后,为了纪念两位烈士改村名为“双徐”。

  徐廷华原名姓续,五台县南头村人,1914年出生在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因为家贫读书较少。十八岁在制鞋厂当了工人,二十岁时随着大哥续炳章转升到太原步兵厂做工。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他返回家乡参加了村里的抗日活动。1939年参加革命,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任五台县十三区武委会主任。1943年转任代县四区区长(即代县河南中解一带),1944年7月26日前,廷华和县区干部40余人,在沿村开了五天会。散会后,徐廷华留在沿村,住在一处民房里。次日,天刚刚亮,中解据点的敌人偷偷摸进了沿村,徐廷华的住处被伪军包围,他用一颗手榴弹炸伤了警备队几名汉奸,打枪掩护同志逃走。廷华却因弹尽被捕。十多天后,敌人把徐廷华押到上曲村。日军队长白阎王命令伪军把群众撵到侯林大院内,白阎王押着廷华环看四周,还不断向人群中指指点点要廷华指认抗日干部,廷华正义凌然,挺起胸膛怒视白阎王摇头不语,白阎王大发雷霆,就地抓起一把铁耙子朝徐廷华头上猛刨下去,廷华应声倒地,随即晕死过去。晌午,日军赶走群众忙去吃饭。廷华苏醒过来,不幸被两个日军发现,日军拿起刺刀在他身上连捅几刀,廷华挣扎几下,最终无力支撑倒在血泊中再也没有起来。廷华牺牲后,代县党政领导干部在白杨村为其召开了追悼大会,号召全党同志向徐廷华同志学习。

  牺牲在上曲村的另一位烈士名叫徐明,原名张广业,乳名拴牢,1923年出生在代县滩上镇龙王堂村,中国共产党党员。父亲张培建是个读书人,在村小学任教数年,思想开明、积极支持抗日,徐明七岁开始在本村小学读书,后考入滩上高小,他在十多岁时曾多次瞒过家里人把粮食拿出来救济村里的贫苦百姓。1937年7月,抗日战争爆发时徐明年仅14岁,便动员他父亲捐款支援抗战,在他的影响下,父亲一次捐出一千二百个银元交给抗日政府。1939年徐明参加革命任龙王堂粮食转用站长。1943年任四区民政助理员,他紧紧依靠群众,先后除掉四名恶霸汉奸并带领民兵埋地雷、割电线、毁公路,令敌人胆颤心惊。1945年3月13日,四区在上曲村召开群众大会,动员民众夺取抗战最后胜利。当夜日伪军包围了村众所(即上曲村大庙)徐明在突围时牺牲,年仅二十二岁,徐明牺牲后,遗体送回龙王堂,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代县人民政府为纪念这位英勇斗争不屈不挠的抗日战士,便将徐明烈士和一年前牺牲在上曲村的徐廷华烈士并列为“双徐”,改上曲村为“双徐村”作为对这两位烈士的永远怀念。(峪口医院退休中医郝士杰  原山西省医学院 材料科医师)

关闭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