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4-24 16:41 大 中 小
春 节:
春节,俗称“过大年”,是民间最隆重的传统节日。每到腊月下旬,家家户户即筹备过年。扫家、刷房、杀猪、做豆腐、办年货。除夕前,贴春联、垒旺火。除夕之夜不眠,谓之“熬年”。子夜开始,燃爆竹、焚纸香、敬诸神、祭祖先。然后一家人围坐一起吃年夜饭。过去要吃糖馍馍、喝糖水,预示来年幸福甜蜜,现在则以吃水饺为主。水饺与元宝象形,过年吃水饺有招财进宝、恭喜发财等寓意。过去,水饺是有钱人家的年夜饭。现在,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了,则均以水饺为年饭。水饺里一般要包一至二枚制钱或硬币,俗称“吃钱”。家里人谁吃到这枚钱,都意为是最有福气的人。天亮以后,要互相问候,向族中邻里长辈拜年,长者给晚辈孩童压岁钱。养大畜的农家要放出大畜,任其欢蹦乱跳,并焚香鸣炮,谓之“迎喜神”,取六畜兴旺,消灾火病之意。初一至初五之内要上坟,焚香、叩头、燃炮,给祖先拜年。这五天内,成婚的女儿及女儿一家不去娘家,破五后方准回门。一过初五,串亲访友互赠礼品,互请吃饭。但是在旧社会,多数穷人债台高筑,每到年终,在外躲债,过年如过关,故有“年关”之说。如今过春节,敬神之习多半已废除,而如购年货、贴春联、垒旺火、燃爆竹、看春晚,出门旅游、串亲访友等喜庆活动则更为广泛。
元 宵 节:
农历正月十五为元宵节。唐代以来,有闹元宵观灯的习俗,因而又称“灯节”。代州的元宵节前后要过四天,四天内张灯结彩、大“闹红火”。正月十三谓之“踩街”,各文艺表演团体大都要上街亮相,不表演,只过场,像一出大戏的序幕,正式的表演随之而来。十四、十五、十六三天最为热闹。附近各村的“红火”都要进城表演。民间杂耍主要有:高跷、船灯、龙灯、社火、狮子、抬搁、挠搁等,以挠搁最为有名。每天晚上,全城各单位门口都要堆燃大旺火。十五、十六晚上有时还要放焰火、打礼花。鼓乐喧天,热闹非凡。正月十六人最多,俗称“走百病”,人们都要出门走动,预示一年百病全无、身体健康、一顺百顺。
天 仓:
农历二月初二,是祭财神之节。是日,家家黎明即起,挑水入缸,谓之“引钱龙”。二月二前男人剃头,谓之“龙抬头”。早饭吃饺子,午饭吃煎饼,意为元宝翻番,预祝一年财源茂盛。正月二十日为小天仓,二十五为老二仓。是日清晨,打扫院子,在院心用柴灰撒成铜钱式图案,俗称“打窖”。中心放置少许谷物,小天仓放小麦等,老天仓放高梁、玉米等。祭祀“天仓星”,祈祷五谷丰登。
清 明 节:
前一日称“寒食节”,蒸“寒燕”,赠送亲戚幼儿。清明节为祭祖上坟日。
端 阳 节:
农历五月初五日为端午节。端午节最早来源于夏、商、周时代的夏至节。五月,俗称恶五月,古人认为五月是最热的时候,也是邪瘟恶毒出来侵害人类的时候,因此,要采取种种措施防止瘟毒的侵入。门上要贴“万”字符,插避瘟的艾草,小孩手上缠五色线,五色线意为五色龙,是吉祥物,可以降伏鬼怪,禳祛邪魔。小孩肩上、背上背“符”,“符”为避邪的吉祥物。端午节祭祀的人物先为介子推、后为常遇春,然后为屈原。端午节的主要食物为粽子,酒为黄酒。
七 月 七:
农历七月七相传为牛郎织女鹊桥相会之日。过去本县乡间有在这日乞愿、乞巧、穿针、设果及忌曝书等俗。
中 元 节:
农历七月十五为中元节,亦称秋祭日,过去为僧尼道士办道场行“盂兰盆”会,亦为“城隍”出府外巡,抚冤魂,拘恶鬼之日,附近乡民到歇马店烧冥衣、冥钞,哭祭亡灵。这一迷信活动,在新中国成立后已经废止,然民间亦有于七月十五上坟、祭祖,蒸面人赠送亲友孩子,给庄稼挂黄钱祭祀后土之风俗。
中 秋 节:
农历八月十五为中秋节。是日明月东升时,于院内摆设花糕、月饼、瓜果、毛豆、玉茭等,供奉月里嫦娥。如今多数人家每到中秋,合家团聚,共赏皎月,分享花糕、月饼、瓜果,喜庆丰收。农村少数人仍有拜月之习。
重 阳 节:
农历九月九日,为重阳节。是日人们登山临水,高瞻远望,以予兆高升,还吃“重阳糕”,亦寓意步步高升。
农历十月初一称“寒衣节”即为给祖先“送寒衣”的节日。是日祭祖上坟,烧冥钞、纸锞及用五色纸做的寒衣。这一习俗,乡间沿袭至今。
腊 八:
农历十二月腊八节,相传腊月初八是释伽牟尼涅一一之日。过去县境各寺院在这天作佛事,举行“雪山会”,佛教徒做“七宝五味粥”敬佛,并于雪山设粥场,广济远近乞食者,以示佛家普济众生之意。乡间逢腊八早晨,吃小米、黄米、红豆、红枣加碱面做的红粥,谓之“腊八粥”,并忌吃荤,有“荤年素腊八”之习。现在吃腊八粥之习尚存。
祭 灶:
农历腊月二十三相传达室为送灶君“上天述职”之日。灶君被视为家神。是日家家买饧饴,先上供,后分食,称之为“糊嘴”,全家人等此日须谨言慎行,不可触犯灶君。晚上初更时分,家家燃放爆竹,在灶君神位前供饧饴、草料、清水等,并由家长跪祷灶君“上天言好事,回官降吉祥”。新中国成立后祭灶之举虽不多见,但吃饧饴之习,乡间沿袭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