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府网 山西省政府 忻州市政府

当前位置: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 > 规划计划

关于代县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11

 时间:2011-07-25      来源:代县人民政府

 
 
关于代县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计划执行情况与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计划的报告
 
 
 
发展和改革局局长     郑建斌
 
 
各位代表:
受县政府委托,现将《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作报告,请予审议。
一、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
过去的一年,是实现“十一五”精彩收官之年,也是我县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继续取得显著成绩的一年。全县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推进经济转型跨越发展,取得了不同寻常的发展成效,年度计划和五年规划主要指标全面完成。全县呈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社会和谐稳定的良好局面,不仅为“十一五”划上了圆满的句号,也为“十二五”实现更大跨越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一)主要指标较快增长,经济发展取得成效
2010年,指导性指标:全县完成国民生产总值36.2亿元,同比增长35.6%;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1.8亿元,同比增长32.1%;规模工业增加值达18.2亿元,同比增长232.3%;完成财政收入6.1亿元,同比增长23.2%,其中一般预算收入1.9亿元,同比增长15.4%;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7.6亿元,较上年增长31.2%;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为1.27万元和2362元,同比分别增长13.9%和 15.3%。8项指标中,生产总值、工业增加值两项指标居全市第一,消费品零售总额增幅居全市第二。约束性指标:万元生产总值综合能耗下降4.83%;二氧化硫排放量消减156.6吨;城镇新增就业岗位2895个,完成任务的102%;城镇登记就业率控制在年度目标3.8%以内;人口出生率7.3‰,人口自然增长率2.42‰。
(二)持续优化产业结构,综合实力大幅提升
“三农”工作,围绕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和农村稳定这一核心,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发展现代农业为突破口,提升特色产业发展水平,推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全年农作物总播种面积37.3万亩,粮食总产量6897万公斤,油料总产量86.7万公斤,水果总产量640万公斤;大畜饲养量1.94万头,养饲养量18.1万只,猪饲养量5.2万头,鸡饲养量18万只,肉产品总产量0.56万吨,蛋类总产量0.165万吨,毛总产量143吨;新农村建设“一村一品”发展到42个村,整村推进36个村,建规模养殖小区11个,发展专业合作社59个、科技示范园区5个,新建固定大棚167座、移动大棚369座。扶贫开发方面,在努力争取列入国家第二轮扶贫开发重点扶持县和国家创新社会扶贫试点县的同时,完成移民搬迁54户、共200人;全面落实林权制度改革,完成林改确权59万亩,家庭承包经营率达到93%。与此同时,我县现有省“513”工程加工龙头企业、市“337”工程加工龙头企业及县级重点扶持企业共13个,这些企业在投产达效后,必将对我县农业发展起到长足有效的带动作用。
工业方面,去年以来,我们抓住冶金行业市场复苏、铁精矿粉价格上涨的有利时机,积极帮助企业办理土地使用证、采矿证、安全生产许可证各类手续,促进了企业的复工复产。全县11个企业产值超亿元,规上企业铁精矿粉产量达450万吨,同比增长294%;球团产量达50万吨,同比增长82%。在抓好企业复产运行、规范管理的同时,为10户铁矿类生产企业进行了电力增容改造,全县总增容规模达10000千瓦。我们立足产业延伸和转型发展,筹划实施的四大项目顺利推进。一是雁门关风电一期项目,装机容量4.95万千瓦,总投资5亿元,现已完成投资1.9亿元,铺开了道路、场区建设等基础工程;二是5000吨海绵钛建设项目,总投资12亿元,国新能源、太钢等大企业有意合作投资,正在联系洽谈;三是200万吨钢铁项目,总投资40亿元,已于上海复星集团进行了初步联系洽谈;四是150万吨水泥技改扩建项目,总投资3.2亿元,省建材协会同意在我县布点,正在办理相关手续。
旅游方面,我县以雁门关景区为龙头,古城保护开发工程也相继铺开,雁门关旅游开发先后铺开基础设施、服务设施和景点建设类项目36项,复建了镇边祠、天险门、地利门、瓮城、长城、雁塔、关署、关街、古道、观音阁等景点,新建了前腰铺、后腰铺服务区及民俗一条街、边贸一条街等工程,36项工程全部竣工。成功拍摄了电影《浴血雁门关》,印刷出版了《雁门关志》,雁门关被评为国家4A级景区,并被命名为“山西作家影视文化创作基地”。古城保护开发以历史城垣、历史街区、历史地段、历史民居的保护恢复为重点,对周玳官邸大门、影墙进行了修缮,西北城角楼复建工程、钟楼维修工程全面铺开,今年完工。全县旅游开发迈开实实在在的步伐,被评为“国际精品文化旅游县”。今后,随着历史文化名城、杨家将文化园、赵杲观国家森林公园等景区的配套开发,以雁门关为龙头的旅游文化产业必将成为我县最具活力、最有希望的新型产业。
(三)全面实施项目战略,扎实推进项目建设
为全面推进我县县域经济转型跨越发展,响应市域经济翻番的总要求,我县储备“十二五”期间项目286个,总投资达547.16亿元。2010年第三届能博会签约项目共6个,总投资11.2亿元,截至目前落实投资2.208亿元。为进一步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充实完善招商引资项目的储备工作,编制完成了《代县招商引资投资指南宣传册》,共储备招商引资项目25个,总投资38.7亿元。

专栏1:            2010年第三届能博会参会项目情况
第三届中博会参会项目,项目全部开工建设,落实投资22080万元
一、4.95万千瓦风力发电建设项目,总投资48571.72万元,拟引资额48571.72万元,落实投资16600万元;
二、人工产业化虫草栽培特种农业基地项目,总投资5342.76万元,拟引资额2404万元,落实投资500万元;
三、城区天燃气供给项目,总投资15542.76万元,拟引资额6994万元,落实投资800万元
四、新城集中供热建设项目,总投资15542.76万元,拟引资额6994万元,落实投资2700万元;
五、万亩生态园建设项目,总投资25062.76万元,拟引资额22400万元,落实投资700万元;
六、新城弱电管网建设项目,总投资1942.76万元,拟引资1942.76万元,落实投资780万元。
2010年扩大内需项目
一、廉租房项目,总投资1800万元,其中中央投资750万元,完成投资1400万元;
二、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设项目,总投资1051.4万元,其中中央投资630.84万元,已完工;
三、代县滹沱河二十里铺至上门王段以工代赈农田水利项目,总投资225万元,其中中央投资190万元,完成投资130万元;
四、代县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五中),总投资260万元,其中中央投资260万元,完成投资150万元;
五、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总投资444万元,其中中央投资356万元,已完工;
六、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总投资970万元,其中中央投资860万元,完成投资679万元;
七、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项目,总投资240万元,其中中央投资120万元,已完工;
八、代县四乡镇派出所建设项目,总投资111.8万元,资金尚未落实,未开工。

2010年中央扩大内需类项目8个,总投资5102.2万元,其中中央投资31166.8万元,完成投资4590.4万元。产业类项目103个,计划投资57.944亿元,完成投资17.146元。其中包括:7个省级重点项目计划投资2.29亿元,完成投资2.02亿元,配合实施的4项省级重点工程完成征地拆迁等协调配合任务;4个市级重点项目计划投资14.1亿元,完成投资3.52亿元;34个市县级重点项目计划投资44.43亿元,完成投资12.5亿元。

专栏2:            2010年省、市重点项目
一、省重点项目:
(一)城市棚户区改造工程,改造棚户区住房40套,建筑面积3500m2,完成投资444万元;
(二)国有工矿棚户区住房改造工程,改造国有工矿棚户区住房522套,建筑面积41500m2,完成投资2300万元;
(三)经济适用住房工程,建设经济适用住房78套,住建筑面积5000m2,完成投资700万元;
(四)廉租房建设工程,建设廉租住房300套,建筑面积1.5万m2,完成投资1450万元;
(五)农村困难群众危房改造工程,补贴500户,补助821万元;
(六)中小学危房改造项目,完成8.7万m2危房重建,完成投资6900万元;
(七)中低产田改造项目,完成投资7400万元。
配合实施的有大西高铁、北同蒲取直、灵河高速、电网建设。
二、市重点项目:
(一)雁门关景区旅游开发项目,先后铺开基础设施、服务设施和景点建设类项目36项,完成投资13020万元;
(二)雁门关风力发电项目,道路建设完成70%,一期工程前期工作手续全部完成,完成投资14500万元;
(三)滹沱河地区综合治理项目,征地和总体规划已完成,完成投资6450万元;
(四)万亩循环农业生态园区项目,前期工作已全部完成,完成投资1240万元。

(四)节能减排开展有序,产业循环积极推进
全年对65家污染企业完成全面达标任务,取缔死灰复燃的选尾企业24家、采暖锅炉8个,改造洗浴中心浴炉5个,拆除燃煤大灶130个,截至2010年12月15日,县城区二级以上天气数达346天,超额完成全年指标任务。对85家选矿企业的尾矿库实施备库治理工程,新建2座尾砂免烧砖厂处置固废,改善了矿山周边的生态环境,对未完成“三同时”验收的8家企业责令停产整改,未动工建设和正在建设的6家企业予以断电停建,正在编制环评的7家企业,责令停建,补办环保手续,对36家超期试生产企业,下达停车整治通知,目前已有30家矿石企业编制了生态恢复方案,截至2010年,生态恢复面积达97.57万亩,生态恢复治理率达48.64%。
(五)加快新城建设力度,实现城区整体扩容
新城建设是全县人民关注的头等大事。去年,县委、县政府把新城建设作为“五大突破”之一全力推进,创新筹集办法,征地基本完成,同时路网、电网、供水、供热、天然气、排水、通信管网建设、管线等工程全部入地,实现了“七通一平”,新城建设框架基本确定,新城首期418亩商业、住宅开发用地成功拍卖,今年开始全面建设。3~5年基本成形后,我县城区总面积将由现在的2.49平方公里扩大至5.99平方公里,承载人口将由4万人增加到9万人。
(六)高度重视民生工程,以人为本改善民生
全县扎实推进社会事业发展,五个“全覆盖”顺利完成,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参合率达到93%,人口出生率控制在7.3‰以内,人口普查完成进度要求。发放叶酸增补剂14940瓶,供应对象2400人。县政府十件实事完成投资1.66亿元,全部落实兑现。

专栏3:        2010年县政府承诺的十件实事完成情况
是投资550万元,解决了500户农村群众的住房困难问题;
是投资1800万元,两年建设廉租房300套,完n当年进度;
是投资8900万元,完成校舍安全改造8.76万㎡;
是投资2236万元,实施整村推进36个村;
是投资1026万元,解决了78个村和5所学校2.1万人的饮水安全问题;
是新增农村养老保险534人、城镇就业岗位2895个,开展各类职业技能培训2800余人,转移农村劳动力1.2万余人,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完善;成功创建了“全省残疾人社区康复示范县”,7200余名残疾人受益;
是县财政补贴560万元,总投资1686万元,新建、改扩建供热站3座,供暖质量显著提高,新增供热面积19.6万㎡,集中供热率达到75%;
是投资1051万元,建设村级组织活动场所165个1.8万㎡;
是建立居民健康档案8.7万人份,开展免费健康体检2.3万人;
是投资548万元,新建、扩建农村便民连锁店203家,实现了中心村镇全覆盖。

总体上看,2010年我县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就,为“十二五”时期的发展奠定了扎实基础。但是,我县在经济社会发展的水平和能力、产业结构、基础设施、社会事业、发展环境等方面还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主要是结构性矛盾和发展方式粗放问题仍十分突出,城乡居民收入增长相对滞后,物价上涨压力较大,就业和社会保障等民生领域仍为薄弱环节。因此,务必进一步增强责任意识和紧迫意识,全力以赴推进经济转型跨越发展。
   
二、2011年经济工作的总体要求和主要任务
今年是“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即将迎来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做好今年的各项工作,意义十分重大。
2011年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是:以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抢抓“山西大发展,忻州大跨越”的重要战略机遇,以转型发展为主线,全面实施“工业富县、文化强县、科教兴县”三大战略,继续在加快城市建设、推进旅游开发、发展现代农业、做强矿冶工业、提升财政保障能力上取得新突破,突出项目带动,致力改善民生,抓好安全稳定,加强生态保护,推动县域经济社会转型跨越发展。
2011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国民生产总值增长20%左右,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8%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8%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8%以上,财政总收入增长25.1%以上,一般预算收入增长16%以上,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3%,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4%,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涨幅控制在4%以内,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2%以内。
约束性指标:万元GDP综合能耗下下降4%,二氧化硫减排2.36%、化学需氧量减排2%、氮氧化物减排2.19%、氨氮减排1.83%、烟尘减排2.4%、粉尘减排3%,万元GDP二氧化碳排放量、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等项指标要全面完成省市下达任务。
围绕上述目标任务,今年重点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着力强化“三农”工作,推进农业基地建设
今年“三农”工作继续按照“一乡一业、一村一品”的要求,发挥龙头企业、示范园区、规模基地的带动作用,全面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根本转变。一是利用滹沱河两岸水土资源优势,积极恢复水稻基地1万亩,发展辣椒基地1万亩;继续以奖代补,鼓励发展连片温室大棚1200亩,努力打造蔬菜基地;二是利用南北两山及半坡独特的地理及气候特点,重点发展以核桃、仁用为主的双十万亩干果基地,以酥梨、玉露香梨、葡萄为主的5万亩水果基地,以红芸豆、黍谷为主的5万亩小杂粮基地。重点扶持肉牛、羊、獭兔、土鸡等为主的绿色规模养殖小区和特种规模养殖小区。着力做好我县农业精品园区的建设。打造八大特色农副产品加工产业。分别是辣椒、黄酒、玉米、小杂粮、酱菜、獭兔、果蔬及生熟肉加工。
(二)加快工业转型发展,安全生产多元循环
我县的工业经济要以安全生产,转型发展为前提,做到以铁为基、以铁兴产、以铁兴业,逐步由粗放、低效、单一线性发展向集约、高效、多元循环发展转变。争取“十二五”期间,规上涉铁企业每家新发展一个非铁企业,推动我县经济转型发展总量翻番。
一是全力打造好阳明堡工业集聚区,园区规划20平方公里,并铺开水、电、路等前期基础设施建设,今后原则上新上工业项目都要入住园区。二是全n打造好新高聂营工业带、胡峪雁门关工业带。两带是我县铁矿工业的聚集带,集聚了多达293户涉铁企业。同时要抓好节能减排和安全生产工作,倡导低碳生活,发展循环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三是全力打造好铁、钛、水泥三大“资源产业方阵”,年内重点抓好500万吨钢铁项目、20万千瓦雁门关风力发电项目、 5000吨海绵钛项目、150万吨水泥项目、100万套净水设备项目、10万吨硅微粉项目、1.6亿块免烧砖项目、15万吨熔融还原炼铁项目、鼎华农业生产资料物流园区建设项目、10个农副产品龙头加工企业。
(三)立足旅游资源优势,开发旅游发展潜力
县委、县政府将今年确定为“旅游宣传促销年”,以雁门关景区旅游开发项目为龙头,代州古城为中心,搞好东线杨宗武祠、南线赵杲观、西线白人岩、北线雁门关五大景区建设。其中,重点抓好8月份首届“雁门关边塞文化旅游节”,使雁门关形成集“吃、住、行、游、购、娱”六大要素的旅游景区,强力打造城市名片,提高景区知名度。古城保护开发,要按照《历史文化名城街区保护规划》,全面做好历史街区、历史城垣、历史地段、历史居民的保护,以基础配套、宣传促销、景区联动三项工作为重点,并抓好电视连续剧《雁门关》、专题片《雁门关伏击战》、动画片《杨家将》的前期准备工作,全力打造以名城、名关、名将为特色的旅游名县。
(四)发挥项目带动作用,实现经济转型发展
坚持“一切围绕项目、一切服从项目、一切服务项目”的理念,着力落实在“十二五”期间准备实施的286个项目,重点发展钢铁、金红石、旅游、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农副产品和旅游产品加工等产业,同时,加快省、市政府下达的23项重点工程和县政府确定的23项重点工程的建设进度,全力实现“十二五”经济总量翻番的整体目标。
继续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积极参加中博会、农博会、煤博会等各类博览会,在推介我县优质产品、优势资源、优惠政策的同时,全面引进资金、技术、人才等生产要素,促进项目落实。对已引进的项目,要提供优质服务,努力营造“亲商、安商、富商”的创业环境。
(五)加快城市发展建设,新旧两城齐抓共建
新城按照“一带双轴四心五区”的布局形式和“井字型”道路框架,全年重点做好九项工作。一是继续完善路网建设。新建四路一桥,即:市府南街、市府北街、文渊路、滨河路4条道路和二虎寺河桥;二是继续完善基础配套设施建设。争取高低压电路入地工程、天然气站一期工程、供热站一期工程年内全部完成;三是铺开住宅商业开发。总投资3亿元,新建高标准住宅小区4个,建筑总面积50万;四是铺开部分行政和公用场所建设。包括写字楼、单位办公楼、市政广场、体育中心及新城防排洪、道路绿化、二虎寺公园建设等工程。其中,写字楼设计为地面12层、地下1层,建筑面积3万;五是实施拆迁搬迁工程。年内完成看守所、2座养牛场、一座液化气站及个户的拆迁;六是举行第二次土地拍卖。包括8宗商业和住宅用地;七是加强新城土地和建设管理;八是加强市政建设。垃圾处理场、污水处理厂稳定运行,规划建设一批垃圾点和城区公共停车场所;九是加强生态建设。年内完成滹沱河城区段综合治理一期工程,为全县人民提供一个环境优美的休闲健身场所。
旧城以代州古城为中心,要按照《历史文化名城街区保护规划》,全面做好历史街区、历史城垣、历史地段、历史民居的保护。要尽快启动文庙修缮工程、西城墙修缮工程,打通观赏通道,妥善保护、修缮越来越少的古民居、古院落。
(六)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县域整体环境
继续抓好道路交通、邮政电信、水利电力等公用设施建设,不断改善城乡群众生产生活条件。一是继续加大力度做好高速路连接复线工程,全长9.3公里,道路建设1.06亿,省高管局投资,政府承担征用土地费用,尽早完工;二是代县协调领导组全力配合上级部门做好繁大高速建设工程,涉及代县境内道路42公里,配合灵河高速公路建管处做好征地、拆迁、协调工作;三是河北城通有限公司继续做好投资1000万的通讯网络建设项目;四是村通水泥(油)路“全覆盖”工程第二批34.3KM/19条进行路面改造、县公路危桥2座进行改造。
(七)加快循环经济建设,发展高效低碳产业
围绕节能减排目标,加大环境保护力度,促进循环经济产业链条有效延伸。一要继续淘汰落后产能,进一步建立完善落后产能退出机制;二要把节能减排作为促进全县科学发展的重要指标,加强节能减排目标责任制监督考核,确保生产总值综合能耗、城市集中供热普及率、二氧化硫和化学需氧量排放量等节能降耗指标完成全年目标任务;三要进一步提高新上项目准入门槛,把能耗标准作为新上项目核准和备案的强制措施;四要加强重点区域生态环境综合治理,重点推进滹沱河生态恢复工程;五要抓好尾矿库及采区的植被恢复和企业生产区的造林绿化;六要积极推进雁门关4.8万千瓦风力发电、16500万块免烧钻、城市集中供暖等项目的建设,保证污水处理厂、生活垃圾填埋场有效运行。
(八)切实做好民生工程,社会事业全面发展
在加快经济发展的同时,全面落实市政府20件实事,与此同时,我们要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让全县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一是用两年时间实现农村新的“五个全覆盖”,即:农村街巷硬化全覆盖、农村便民连锁商店全覆盖、农村文化体育场所全覆盖、中等职业教育免费全覆盖、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全覆盖。二是全面实施“科教兴县”战略,大力推进教育均衡发展,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普及学前教育,推进人才工作。三是不断强化城乡低保规范化管理,努力提高“五保户”集中供养率,完善医疗救助制度,做好救灾、优抚、安置等工作,全面启用老年公寓和上磨坊乡敬老院。四是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扩大城乡就业,开展技能培训,积极转移农村劳动力。五是全面加强对残疾人的康复救助,筹建残疾人康复中心和托养服务中心。六是继续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全面落实基本药物制度和门诊统筹,减轻群众看病负担。七是认真开展计划生育“五到家”活动,人口出生率控制在12.8‰以内,人口自然增长率不超过6.5‰。八是完成村村通广播电视二期工程,为80个村1100户农民免费安装卫星直播设备;实施移动电视项目,实现手机电视、车载电视信号无缝全覆盖。九是投资1.2亿元,实施新一轮农网改造工程;十是加快路网建设。年内上马高速公路10公里引道复线拓宽、繁峙――原平大营高速公路、19条农村公路改造等工程,争取雁门关旅游公路大修改造及6条县乡公路立项建设。

专栏4:             2011年市政府二十件实事
一是继续加大扶贫开发力度,完成3600人移民搬迁任务,减少贫困人口7700人;
二是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千方百计增加就业岗位。全县城镇新增就业2800人,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1100人,就业困难人员就业338人;
三是认真落实国家关于提高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政策,城市居民每月人均增加25元,农村居民每月人均增加22元;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标准,每月人均增加140元;将未参保集体企业退休人员纳入基本养老保险,积极推动非公有制从业人员、灵活就业人员、农民工和被征地农民参加保险;
四是进一步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力度,重点解决特困人群的住房保障问题。开工建设保障性住房440套2.8万平方米
五是发展特色现代农业,新建温室大棚1600亩;
六是启动实施行政村主街道硬化工程,两年内实现全覆盖。年内上马高速公路9.3公里引道复线拓宽、繁峙――原平大营高速公路、19条农村公路改造等工程,争取雁门关旅游公路大修改造及6条县乡公路立项建设;
七是新建农家便民店26家,两年内实现全覆盖;
八是年内新建文娱活动场所100处、体育活动场所20处,两年内实现农村文化体育场所全覆盖;
九是年内实现职业高中教育免学费全覆盖,1076名职业高中学生受益;
十是加快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建设,新农保参保人数达到1.36万人,两年实现全覆盖;
十一是在县级医疗卫生机构和村卫生室实行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实现县乡村三级基本药物制度全覆盖;
十二是继续实施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工程,完成农村劳动力科学和技能培训任务1.3万人,其中农委1万人、扶贫2300人、劳动700人;
十三是继续抓好大气环境综合治理。全县污水处理率达到85%,城区医疗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70%,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30%;
十四是推进新一轮首批农网改造工程。年内新建、改造110千伏线路2条、10千伏线路12条,共计152公里;改造低压台区5个、低压线路32公里,建设电气化村8个、路灯亮化村18个,改造电能表计1.3万户;
十五是实施县医院升级达标工程,新城医院达到二级甲等水平;
十六是继续实施农村人畜饮水安全工程,解决19个村1.1万人、3000头大畜的饮水问题;
十七是启动公办幼儿园园舍安全改造工程,年内新建、改扩建幼儿园3所;
十八是年底基本建成滹沱河公园;
十九是在加快中旺天然气工程建设进度的同时,积极推进天然气入县工程,争取完成与邻县的主管网连接,实现通气目标;
二十是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信息化管理,实现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住院费用及时结算报销。

各位代表,今年我们告别了辛勤耕耘、硕果累累的“十一五”,迎来了充满希望、大有可为的“十二五”,紧紧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在人大、政协监督下,抓住“转型综改试验区”机遇,结合我县实际,解放思想、开拓创新、顽强拼搏、求真务实,为实现代县经济又好又快发展而奋斗!
 
 

关闭本页